
央視網消息:建設中的世界最大天文館——上海天文館(上?萍拣^分館)宣布,中國首次完整回收隕石坑、首次獲得西雙版納目擊隕石全紀錄實證,形成了“火流星目擊視頻-隕石主體-主體隕石坑-科研成果-科普講座-博物館收藏”的完整實證。

通過隕石坑可以反演隕石降落前的飛行速度、方向等重要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價值。會上展示了近日上?萍拣^工作人員和隕石獵人一同赴云南回收的西雙版納隕石雨中最大的主體隕石坑(N22°2ˊ6”, E100°10ˊ29”),以及一號隕石和二號隕石實物。西雙版納隕石主體及隕石坑將一同在上海天文館(上?萍拣^分館)開館時與公眾見面。
2018年6月1日21時45分左右,云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上空突然出現一個火球,由東向西偏北方向飛行劃過夜空,有公眾拍到視頻,夜空突然被一顆火流星照亮,發出短暫強光,幾秒后迅速消失。

火球帶動了當地居民尋找隕石的熱情,在人們地毯式的搜索下,迄今為止共發現了500多塊隕石碎片,這些隕石正在向國際隕石學會申請命名為“曼桂隕石”,其中勐遮鎮曼桂村村民玉香懷發現最大的一塊隕石主體達1228克。

能夠被完整保留的隕石坑十分罕見,特別是有目擊墜落過程的隕石坑。通過隕石坑可以反演隕石降落前的飛行速度、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價值。這個西雙版納隕石雨中最大的主體隕石坑洞口的平均直徑為13厘米,深度為25厘米,入射角度約為70度。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徐偉彪認為,可以確定此次云南西雙版納火流星事件為一次目擊隕石隕落事件。隕石母體在高速飛行中與大氣層摩擦,表面溫度急劇增高,最終導致母體爆裂。隕石斷面上分布有豐富的黑色熔融脈,寬度約0.3毫米,部分熔融脈貫穿整個隕石斷面。這些熔融脈保留了隕石母體小行星在太空中發生的重大撞擊事件信息,是研究太陽系內行星間沖擊碰撞歷史的絕佳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