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大我:漢字藝術即文字裝飾藝術
文/陳愛華
漢字藝術并不是一個新的命題。上世紀80年代中期,古干、王學仲、謝云等老一輩藝術家策劃的現代書法首展和二展。并入了中國現代藝術發展的新起點。而后幾年中,由濮列平與古干等提出的中國現代書法已經進入到漢字藝術時代的說法,開始了以漢字藝術命名的現代書法創作實踐。迄今25年,中國現代書法已從當初單純的書寫和水墨形態向全方位的藝術形態發展,形成了一個完整的以漢字作為藝術創作思維和語言工具的完整而開放的藝術形式。同時,書寫與水墨的藝術創作也得以迅速發展。


在張大我看來,漢字藝術即文字造型藝術。在于中國是以漢字為背景的、以漢字為創作資源的漢字造型藝術。漢字藝術包括當今的建筑設計、廣告設計還有其它方方面面的動漫影視。還有一些實用的(設計)等。其實,濮列平,在原來做漢字藝術時,也是把文字造型藝術的方方面面與國際上的各種應用都介入到創作中。當然地包括了書寫和水墨藝術。”


張大我早在1982年即開始探索書法、水墨的抽象,他主張突破傳統的束縛(從二維空間進入三維空間)。迄今初步形成《大我妙墨》藝術體系,并在多維空間及現代裝置藝術中融入妙墨和水墨蹤跡的思考,有探索性作品展示。作品為多家國際級藝術機構和各國公眾、團體及私人(國際著名報業大王默多克)收藏。1990年后,大我的作品突破現代書法的束縛,以筆墨的形式過渡到現代藝術。1995年,張大我創辦澳大利亞東西方文字造型藝術委員會。在他看來,漢字藝術與國外的文字造型藝術有共通之處,也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國外也有用文字作為原形來做成各種各樣的東西,實際上文字造型藝術是裝飾藝術,是文字裝飾藝術。藝術這種東西總是見仁見智的。各行其事的。

